根據裘錫圭先生的觀點,狹義的通假指「借一個同音或音近的字來表示一個本有其字的詞」,它與「假借」的區別只在於一個本有其字,一個本無其字。
前代學者區分兩者是拘泥於許慎下的假借定義——「本無其字,依聲托事」。從性質來說,兩者都是當作音符來用,所以是可以統稱的。狹義的異體字指「只有用法完全相同的字」,即彼此之間同音同義。廣義上來說,包括了部分用法相同的字。轉注字大體上指的是只有意義上存在聯繫的一組字。其實轉注字歷來解釋繁雜,裘先生認為完全不談轉注字,也能夠「把漢字的構造講清楚」。草擬了一張表格,僅供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