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食材:猪皮 50g、水 200g、料酒 5g、面粉 300g、葱花 10g、盐 5g、生抽 5g、蚝油 7g、猪肉 300g。
2、将猪皮放入锅中,加入水、香葱和料酒,盖上锅盖,蒸煮10分钟。
3、捞出猪皮过一道凉水,用刀子刮去猪皮上的油脂,将猪皮切成条状。
4、将猪皮条放入锅中,用中小火煮30分钟再捞出。
5、将剩余的汤汁倒出,放入冰箱冷藏3小时。
6、在空碗中放入面粉和水,用手揉搓成面团,放置一旁醒发20分钟。
7、将猪肉放入空碗,加入盐、生抽、蚝油和葱花,搅拌均匀。
8、取出猪皮冻,切成丁,将切成丁的猪皮冻放入猪肉馅中。
9、取出面团,滚成长条再切成小剂子,将剂子擀成中间厚两边薄的饼状。
10、摊开皮包上馅,用拇指按上食指将灌汤包包好。
11、放入蒸笼,用冷水上锅蒸煮10分钟即可。灌汤包,是一种汉族特色小吃。制作原料主要有面粉、温水、猪五花肉等。早在北宋市场上已有售卖,当时称灌浆馒头或灌汤包子。著名产地开封。灌汤包形式美观,内容精美别致,肉馅与鲜汤同居一室。吃之,便就将北国吃面、吃肉、吃汤三位一体化,是一种整合的魅力。 吃灌汤包子,汤的存在列第一位,肉馅次之,面皮次次之。灌汤包是一种包子,但里面却是有汤的。这又是何故?其实只是一层窗户纸,不捅不破。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用某种工具把汤灌进包子里去的,不然,这汤本已在馅里面,只不过是在包之前把肉冻放在馅中,包好以后经笼屉上火一蒸,肉冻化开而不漏。灌汤包讲究汤不能漏,包子又要不粘笼屉。